搜索
海南摄影网 门户 美食 查看内容

崖州阿婆细作崖州粉

2020-6-1 21:26| 发布者: cheaker| 查看: 1169| 评论: 0 |来自: 海南省人民政治

摘要叠放 符丽金阿婆将卷好的米粉一条条、一层层整齐放置在箅子上。文\图 海南日报记者 陈耿 通讯员 张远来晚上11点浸泡大米,两小时后沥干,上床睡一两个小时,凌晨3时前后起床,将米磨成粉,再加水调制成糊状,然后添 ...

叠放 符丽金阿婆将卷好的米粉一条条、一层层整齐放置在箅子上。

文\图 海南日报记者 陈耿 通讯员 张远来

晚上11点浸泡大米,两小时后沥干,上床睡一两个小时,凌晨3时前后起床,将米磨成粉,再加水调制成糊状,然后添加少许芝麻油,继续搅拌均匀,最后在大铁锅里隔水蒸煮一分钟,一片片60厘米见方的河粉便新鲜出锅了……这是三亚市崖州区保平村符丽金阿婆的日常生活,也是她赖以谋生的手艺,这份工,她一干就是40年。


器具 曾经用于磨米粉的石磨,现在闲置在屋檐之下,取而代之的是电动碾磨机。

阿婆生于1938年,娘家在保平附近的临高村,父母以做河粉为业,她还是小姑娘时就掌握了整套制作流程,而且能够一个人操作,直到如今。


调糊 调制完米糊,后面的工序虽然繁琐,但却简单多了。


入锅 符丽金阿婆往大铁锅里隔水放置的蒸盘舀米糊,然后均匀摊开。

82岁的符丽金背部已经明显佝偻,因此动作很缓慢,但是很熟练,蒸粉时更是格外投入,甚至达到旁若无人的境界。特别是向蒸盘里舀米糊时,她会用勺背不急不慢地将其均匀拨开,仿佛是画师在画布上泼墨,不同的是她用的是白色的米糊。

接下来便是盖上锅盖,蒸煮一分钟。在这一分钟里,她可以站在灶台边等候,也可以给灶膛添加柴火或挑旺灶火。


出锅 由于事先进行了冷水降温,符丽金阿婆取出蒸盘时并不烫手。


倒扣 将蒸盘倒扣到竹编的箅子上,板状的米粉应声而下。

河粉即将出锅时,她又快速、娴熟地在蒸盘四围浇上凉水,以便取出时不被烫伤;将蒸盘倒扣在一张竹编的箅子上,整块河粉平铺下来后,符丽金将它按约莫3厘米的宽度,朝着自己的方向卷起,最后从两端轻轻提起,搁置到另一张箅子上。叠放满一张箅子后,她会先盖上棉纱布,防止蚊虫和灰尘停落其上。待客人上门批量购买时,才根据需求是否切条。

有着3800多人的保平村,村民世代靠种植和养殖谋生,以前会蒸河粉的人很多,十里八乡开粉店的人几乎都跟他们购买这一原材料,邻近的港门村以海洋捕捞和做小生意为业,加上港门人喜欢迁徙,走到哪里,迁到哪里,就把粉店开到哪里,竟然在三亚成就了一味颇具盛名的小吃——“港门粉”,成为很多人早餐的首选。不过,在崖州古城及其周边地区长大的人,更喜欢称之为“崖州粉”。


卷条 将板状的米粉卷成约3厘米宽的条状。


切条 符丽金阿婆会根据粉客的要求将河粉切成更细的条状,就是食客在碗里看到的米粉形状。

现在,保平村蒸粉的人越来越少了,少到只剩下两户人家,其中之一就是符丽金阿婆家了。现在,符丽金的儿媳妇杨六姑也学会了蒸粉,不上班的时候,她会凌晨先起床替婆婆干活,让老太太多睡一会儿。

“改革开放后不久,我就开始蒸粉来卖了。”阿婆说,“这不是什么难的活、重的活,就是要起得早,耐得热,不怕简单,不怕重复。”


路过

雷人

握手

鲜花

鸡蛋

最新评论

相关分类

返回顶部